時間:2022-11-28 16:33:55 來源: 瀏覽|:1926次
陰離子聚丙烯酰胺在污水處理中的使用原理,聚丙烯酰胺(PAM)是丙烯酰胺均聚或與其它單體共聚而成的線型水溶性高分子化學品的總稱,它是一種重要的水溶性聚合物,在水中能夠溶解或溶脹,而形成溶液或分散液。
目前聚丙烯酰胺按離子性質可分為:非離子聚丙烯酰胺、陰離子聚丙烯酰胺、陽離子聚丙烯酰胺。所以,提高污水處理的效率,聚丙烯酰胺作為目前使用廣泛的污水處理絮凝法中的絮凝劑,它的絮凝效果的好壞與絮 凝劑的性質密切相關。絮凝反應是強化絮凝沉淀過程中重要的工藝環節。其作用原理是,通過高分子絮凝劑——聚丙烯酰胺(PAM)來吸附污水中的懸浮粒子,使高分子鏈互纏交聯,形成架橋,從而使絮凝結構增大變粗,后形成沉淀。

陰離子聚丙烯酰胺的絮凝原理
1、由于其具有極性基因—酰胺基,易于借其氫健的作用在泥沙顆粒表面吸附。
2、因其有很長的分子鏈,大數量級的長鏈在水中有巨大的吸附表面積,故絮凝作用好,能利用長鏈在顆粒之間架橋,形成大顆粒的絮凝體,加速沉降。
3、借助于聚丙烯酰胺的絮凝——助凝,在凈水處理的泥凝過程中可能發生雙電離壓縮,使顆粒聚集穩定性降低,在分子引力作用下顆粒結合起來,分散相的簡單陰離子可以被聚合物陰離子基團所取代。
4、高分子和天然水組成中的物質和水中懸浮物,或在它之前投加的水解混凝劑的離子之間發生化學相互作用,可能是絡合反應。
5、由于分子鏈固定在不同顆粒的表面上,固顆粒之間形成聚合橋。
